在线测评
在线测评

不要你觉得,也不要奶奶觉得:孩子的健康评分,得看这份“体内成绩单”

2025年09月08日
分享:

有句调侃说得很真实:成年人的世界容不下一个胖子,小朋友的世界容不下一个瘦子。


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,胖嘟嘟的孩子常被夸“有福气”“养得好”。不少家长也常这样安慰自己:


“小时候胖点没关系,长大自然就抽条了。”

“现在功课累,胖一点才结实、扛得住。”


——如果你也这样想的,请先看完下面这组数据:

🔰 全国6-17岁的儿童青少年里,每5个中就约有1个超重或肥胖;

🔰 儿童期肥胖通常会持续至成年期。一项大型国际研究对11.4±4.0岁的肥胖儿童随访约23年后发现,其中82%成年后依然肥胖


图片



01


肥胖如何“偷走”孩子的健康?



肥胖绝不只是“体型问题”,儿童时期的肥胖,其危害会持续到成年,几乎伤及全身每一个系统


✴ 生长发育:肥胖会干扰性激素平衡,容易导致女孩性早熟,而男孩则可能出现发育延迟或男性乳房发育、隐匿性阴茎等问题。这两种情况也都会加速骨骼成熟、提前闭合生长板,从而影响孩子的最终成年身高。


✴ 代谢系统:可能导致血糖、血脂等异常,让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脂肪肝等慢性病过早地找上孩子。


✴ 心理与社交:容易产生自卑、抑郁情绪,遭受欺凌和歧视,影响学习能力和社交发展。


所以,家长要适时放下滤镜,孩子太胖真不是“福气”,而是一连串“健康炸弹”。


图片




02


我家娃到底胖不胖?



很多家长判断孩子胖不胖,还停留在“和同龄人比一比”“看起来壮不壮”的阶段。但科学的判断远不止于此。


自查指标:BMI和腰围值

身体质量指数(BMI)是筛查肥胖的重要工具。与成人固定的BMI临界值不同,儿童青少年的BMI标准必须结合年龄和性别来判断,因为孩子的正常体脂是动态变化的。


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表格,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别,查找对应的BMI值进行判断:


图片


这个标准怎么用?


第一步:计算BMI

测量孩子的体重(千克)和身高(米),然后用公式BMI=体重(kg)/[身高(m)]²进行计算。

举个栗子:一个10岁男孩,身高1.4米,体重45千克。他的BMI=45/(1.4×1.4)≈22.96。


第二步:对照表格

找到对应的年龄(10岁)和性别(男)。查看界限值:超重为19.6,肥胖为21.9。

在上面的例子中,22.96>21.9,因此这个男孩的体重状态属于“肥胖”。


当然,BMI也有一定的局限性,它无法区分体重来自脂肪还是肌肉。有些孩子经常运动、肌肉发达,他们的BMI可能偏高,但并不代表肥胖。


反之,有些孩子虽然BMI正常但体脂很高,早早有了小肚腩,这种情况也是要警惕的,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腰围值来评估。


腰围测量方法

孩子自然站立,双臂适当张开下垂,两足分开30~40cm,露出腹部。测量时平缓呼吸,软尺下缘距离肚脐上缘1cm处并经两侧十二肋骨下缘与髂嵴上缘之间的中点,水平环绕一周测量。


根据国家标准,儿童青少年的腰围≥同年龄、同性别第90百分位数(P90)即为高腰围,提示中心性肥胖风险。


P.S.中心性肥胖(腹型肥胖)意味着脂肪主要堆积在内脏周围,持续损害代谢健康,与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。


大家可以对照下面的表格筛查:


图片


BMI计算和腰围测量是家长在家就能轻松操作的儿童体重初步筛查方法,便于我们及时接收孩子身体发出的“警报”。当自测发现异常,建议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面诊和检查。




03


孩子体重异常

要查什么?



在让孩子减肥之前,更重要的一步是:进行科学的医学评估。因为体重异常只是一种外在表现,我们要先弄清楚原因,后续的体重管理才能更有针对性。


那么,专业的儿科评估通常会关注哪些方面呢?


01

体成分分析:看看体重来自何方神圣

不同于普通的体重秤,它能通过生物电阻抗等技术,精确分析出孩子体内的脂肪、肌肉、水分分别占多少。更重要的是提示内脏脂肪是否超标,这是判断中心性肥胖健康风险的重要标准。


02

代谢功能检查:看看代谢系统是否“亮红灯”

过多的脂肪会干扰孩子正常的糖脂代谢。因此,医生通常会建议检查:

 葡萄糖相关:评估是否存在血糖异常的风险。

⭕ 血脂:评估血脂是否异常。

⭕ 肝功能:这是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指标,很多肥胖孩子肝功能指标已悄然升高。


本次健高儿科18周年庆特别推出了好价体重管理评估套餐,一站式精准筛查!


点击下方图片预约套餐

让数据说话,让专业护航!

图片


总而言之,孩子体重异常,首要任务不是盲目减重,而是进行一次全面的“健康摸底”。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秤上数字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孩子长远的健康。

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[R]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20.

[2] Uptodate: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定义、流行病学和病因

[3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WS/T 586—2018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[S]. 北京: 中国标准出版社, 2018.

[4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WS/T 611—2018 7岁~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[S]. 北京: 中国标准出版社, 2018-06-13.


【免责声明】

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9月。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、健康、用药的科普信息,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,不构成用药建议,出现相应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。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。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,请给我们留言。

新广告法说明:

根据广告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所有页面不得出现绝对性用语,健高儿科支持广告相关管理要求,为了不误导客户,页面明显区域已排查修改。根据广告法与市场监管部门指示,在此郑重声明:本平台所有页面上的绝对性用语在此声明前全部失效。如果图片表述、文字表述等因素使客户产生误导、歧义、联想的,请联系我们。

注:部分图片来源包图网